首页 > K1

【当代诗词散论】下载_2009-11_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_张永芳

《当代诗词散论》【当代诗词散论】下载_2009-11_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_张永芳

《当代诗词散论》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永芳
页数:337


《当代诗词散论》内容概要[E]

《当代诗词散论》是有关当代诗词、论探讨、艺术鉴赏、作品评论、作家研究的论文集,所收文章绝大多数曾在《光明日报》、《中 华诗词》、《文史知识》、《中华读书报》等多家报刊发表,分为"诗 艺探索,"经典鉴赏",、"作品评介"、"诗坛履痕"四编。
画受学术视野和交往范围的限制,本书并非对当代诗词研究与创作的精准扫描,而是与作者本人见闻密切关联的个性化色彩鲜明的论著。但所收文章涉及两个颇具普遍意义的问题:古代文学尤其是传统诗教在当代的命运,以及诗词创作在当代的作用。
本书通过大量论述认为:古代文学仍然是中国人的文化主食,只要汉语的传承没有断绝,古代文学的精华必然会延续不绝,其传统形式旧体诗词也将魅力永存,而传统诗教在营造社会氛围、培育文化人格中的深刻影响也将继续发扬。当代诗词创作,不仅有其文学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在协调社会关系、造就文化人格,乃至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书所收文章全部保持原貌,不依当前见解进行删改,可借此约略窥见改革开放以来诗词创作与诗词研究的时代风貌,留下诗坛学界的进展印痕。

《当代诗词散论》书籍目录[E]

诗艺探索
古代文学:中国人的文化主食
旧体诗词的生命力
旧体诗词写作的审美体验
略说诗词的"物化"属性
学习古诗要善于揣度模拟
人生选择的心路历程
―读王振武诗集《悠悠我心》的深深思索
略论诗体与诗情
读王向峰《梦在天涯》时所作的理论思考
题画诗:由自然物到艺术品的多重转化
由《林声自题画诗》
引发的理论思考
试论王充闾诗词创作的成就与诗性思维的文化人格
浅谈诗歌的创造性
学诗三题
语避雷同耐人思
梦中得诗记趣
话说剥皮诗
咏秋诗话
咏雪诗话
写诗纪游乐趣多
学诗偶拾
经典欣赏
毛泽东诗词对仗艺术欣赏
毛泽东偏爱罗隐诗
毛泽东与杜甫诗
读毛泽东诗词札记
意挚情深豪气如虹
毛泽东《诗四首》品读
彩云长在有新天
―读新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二首
读毛主席五律二首
读毛主席七绝二首
叶剑英元帅诗词略论
叶剑英诗作鉴赏
作品评介
略说琼瑶小说的诗意美
诗的沃土诗的源泉
——喜读《南大荒》诗刊
歌咏人才问题的绝唱
——读谈立人《咏史》诗志感
"童心今世在,文笔老方成"
——读月人著《润金书斋词稿》
读《盘锦诗词选》札记 遗篇自有传世作
——翟镜清《秋兴》十八首读后
为有源头活水来
——序王建树《溪流浅潭》
充满泥香的好诗
——读夏为中组诗《乡民·乡土》
长歌挽先烈浩气励后人
——姚莹《哭张志新烈士》赏析
希望之光青春之花
——读《盘锦文学,校园诗文选》有感
仕宦生涯与文人情怀 依依乡土情拳拳赤子心
——读戚英发《清泉集》中的言情之作
彩云追月挥彩笔坎坷岁月酿佳诗
―喜读赵玉华诗集《彩云追月》
岂必山川尽人目凭栏任醉一枝葩
——喜读古求能《衔月楼诗抄》
安然恬淡适闲诗
——喜读丁思深《适闲堂诗选》
心如明镜情如溪水
——喜读《东白诗词集》
喜读《东白汉俳集》
喜读《肖玉汉俳集》格调高昂的岁月之歌
——序郭成诗文集《岁月之歌》
风雅联中外神思贯古今
喜览综艺长卷《千禧雅唱》与《人境传馨》
学者生涯才士情
——评孙文光教授《天光云影楼诗稿》拳拳诗人爱女情
——读星汉先生的赠女诗词
佳作心底出诗花带血开
——喜读《中华诗词》知青诗三首
喜读《梅州春咏》
——吟咏从心传真意新诗旧体比翼飞
……?

《当代诗词散论》章节摘录[E]

古代文学:中国人的文化主食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流行的几部中国古代文学史,如游国恩本、文学所本、袁行霈本、章培恒本等,都略去"古代"二字,径直称作《中国文 学史》。这并非故弄玄虚,而是充分肯定了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对当代中国人来说,我国丰厚的古代文学遗产,并非遥远的记忆,而是现实的营养;并非死气沉沉的往昔梦魔,而是生生不息的生命体验。古代文学的各个方面,如作家、作品、文学思想、审美观念等,和现当代文学一样依然富有生机,不但现实地存在着,而且有力地影响着当代人和当代生活;不但对文学读者有影响,对其他人甚至是文盲也有实际作用。古代文学,主要是汉语文学,不仅是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是铸就当代中国人文化人格的灵魂和动力。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不论当代人情愿还是不情愿,都不可能与古代文学"断奶",都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尽管当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当代人的眼界更加开阔,远比前人更多地接触到外来的文化,但古代文学依然是当代中国人的文化源头和文化主食,恰似牛奶面包虽然日渐普及,菜汤米饭和馒头面条依旧是中国人的日常饮食一样。
从传播角度讲,古代文学主要通过四个途径对当代中国人发生作用: 一是教育,特别是绝大多数人都要接受的义务教育。在认识方块字的同时,中国的儿童和少年就已经开始接触中国古代文学,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和小说片断,就是通过中小学课本进入一代新人的脑中和心中的。
……


  • 暂无相关文章